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培训 / 正文

全校心理委员培训内容怎么写.全校心理委员培训内容怎么写好

本文目录导读:

  1. 培训目标
  2. 培训方法
  3. 培训效果评价

培训目标

1、提高心理委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使其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能力。

2、增强心理委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援助工作。

3、培养心理委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心理健康工作。

1、心理学基础知识

(1)心理学的定义、性质和任务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3)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和理论

(4)心理学在教育、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

2、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1)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和评价方法

(2)心理障碍的分类、特点和诊断标准

(3)心理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4)心理障碍的康复和社会支持

3、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

(1)心理咨询的定义、原则和技巧

(2)心理辅导的目标、过程和方法

(3)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的关系和区别

(4)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的实践案例分析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原则和内容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与反思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案例分析

5、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援助

(1)心理危机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心理危机的预警和评估

(3)心理危机的干预和处理策略

(4)心理危机的心理援助和支持体系

6、心理委员的角色与职责

(1)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

(2)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3)心理委员的团队建设和管理

(4)心理委员的工作计划和总结

7、心理委员的实践活动

(1)心理委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

(2)心理委员的心理测评和咨询活动

(3)心理委员的心理辅导和成长小组

(4)心理委员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

培训方法

1、讲座:请心理学专家、教授和心理咨询师为心理委员讲授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等内容。

2、研讨:组织心理委员分组讨论心理学理论知识、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心理援助策略等问题,提高心理委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援助的典型案例,使心理委员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和方法。

4、角色扮演:模拟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的场景,使心理委员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

5、实践活动:组织心理委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和心理援助等实践活动,提高心理委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培训效果评价

1、通过心理委员的心理健康知识测试,了解心理委员对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通过心理委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援助的实践活动,评价心理委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心理委员的工作总结和反馈,了解心理委员在培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次培训提供改进意见和建议。

4、通过对心理委员的工作绩效评价,了解心理委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援助等方面的工作成果,为心理委员的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在线客服·电话咨询中心×
申申老师00:00:00
微笑你好,我是您的专属在线顾问
申申老师00:00:00
请告诉我您的电话,我为您提供一对一服务
申申老师00:00:00
收到,我们会马上联系您!
填错/重填
关闭对话框
累计回电:2538人次在线留微信留言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电话咨询中心×
收到,我们会马上联系您!关闭

在线留微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