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中药方剂知识 / 正文

中医对得气(中医对得气是什么意思)

中医对得气是什么意思上气是生理学名词,指心、肺之气。《灵枢·大惑论》:“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下气基础理论名词。①运气术语。②人身下元之气。③中药功能。④治疗气上逆的方法。⑤病证名。和上气与下气有关联的成语:上气不接下气。上气不接下气,成语,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中有记载,意思是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与“气喘吁吁”相近。用于主谓式结构,作状语、定语。中医说的得气是什么意思血得温而行得寒而凝 出自《难经?二十二难》《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  "气是机体热量来源,是体内产生热量的物质基础。气 的温煦作用,表现在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促进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以及血 和津液等液态物质的正常循行,即所谓"血得温而行,得寒而凝"。如果气虚,温煦作用失常,则可见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减弱、四肢不温、畏寒喜暖、血和津液运行迟缓等寒象; 若气行郁闭,壅实化火又可见发热,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功能活动亢奋等病变。所以《素问■ 刺志论》说:气实者,热也汽虚者,寒也。  气血就像人体内的河流,它对温度的要求是很高的。温度过低,河流会冰封;温度过高,水分也会蒸发。只有不寒不热时,它才能正常运行。所以中医才说“血得温则行”,而不是“得热”则行,可见《黄帝内经》用词是很精确的。  血的运行除了依靠气的推动、津液的濡润以外,还与温度有关。《素问?调经论》认为:“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涩)而不行,温则消而去之。”所以,想要气血通畅,温度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  寒热在中医里是比较基本的概念。人是哺乳动物,体温是恒定的,在这个特定的范围内,人体的各项机能得以正常运转。当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人体机能就会受到影响。人体正常的体温是多少呢?一般是在36~37.4℃,超过37.5℃就属于发热。如果体温在37.5~38℃,是低度发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1℃就是高热。超过41℃就是超高热,这时人就有生命危险了。而当体温下降到35℃以下时,也容易发生生命危险。中医得气的概念中医气是指人体内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持续运作的极为精细的物质。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持续运行,促进和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维持人体生命过程。气是一种精力充沛的微量物质,能刺激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冷暖功能是指体温的恒定性。脏腑功能的稳定发挥,精血津液的有序输送,都是由气完成的中医对气的理解精气神,人类生存之本。精是物质,神是意识,气介于物质和意识之间,富于变化,其实就是“易”,讲究变化。气有“正”气,也有“邪”气,前者对人有益处,后者对人有妨害。人之所以存在,之所以表现为不同的性格和取向,是因为人们的“气”不同。道家的人追求表现出“仙风道骨”,超凡脱俗,是“道可道,非常道”,显得有十分的“仙”气。儒家的人追求表现出“浩然正气”,刚正不阿,是“仁者无敌”,是“义无反顾”,显得有十分的“正”气。佛家的人追求表现出“悟通圆满”,解脱自我,是“不可说,不可说!”,显得有十分的“佛”气。中国传统有“一气化三清”的说法,民间这里的“气”有人们信仰的意思,这样的信仰就存在三种分类:阐教、截教、道教,他们的本质都是人们生存于中国之地对本土物质的提炼,阐教是不分贵贱的信仰,截教是倾向于平民的信仰,道教则是倾向于贵族的信仰,只要人们注意一下截教弟子普遍被视为“畜牲”,成为阐教及道教传人的坐骑就可以看到截教的平民属性。如果套用生产行业来划分,“精”就是第一产业“农业”,“神”则是第二产业“工业”,他们之间的沟通的桥梁,必不可少的“气”就是第三产业“服务业”。如果我们用中医基本理论来分析,“精”疗就是“养生疗法”,“神”疗则是“精神疗法”,他们中间的“气”疗就是“药物疗法”,所以中医一般要讲究“养精蓄锐”,讲究“辩证施治”,讲究“精神焕发”,养好人们的“正气”,使人们恢复或者保持健康。中医和气是什么意思气的反义词:乐 气 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 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 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 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豪气、怒气、义气、英气逼人、正气、锐气、才气、和气、勇气、志气。6.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 欺压:受气。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气虚、气亏、气堵…… 10. 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中医得气是啥意思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2.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4.鼻子闻到的味:~味。臭~。5.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忍~吞声。7.欺压:受~。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10.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中医说的中气是什么意思区别:1、中土就是指中原地带的意思。例如:时天下新定,道路未通,避乱 江 南者皆未还中土。2、中气是指太阳每年在黄道上移动360°,从冬至起,每隔30°为一中气。农历把一年二十四节气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为十二个中气。3、中土泛指中国。例如:他们自从踏入中土,现在是一个个都成了财翁。4、中气也指中医指中焦脾胃之气,对食物的消化、身体的营养,都有作用。

中医对得气(中医对得气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医师证信息.中医培训.培训网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网站统计湘ICP备2023018388号-2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