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当前国学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环境的价值特点,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引导、提升我们的国学传播呢?国学在传播中担负着提升人文精神、凝聚人心、延续中华文明的光荣而伟大的使命。因此,在国学的传播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关系,谨防对受众的片面迎合,处理好庸俗和通俗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学传播朝着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国学作为传统文化学术的代名词,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知识和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学是一门庞大的系统理论,术是这一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体现。二者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相辅相成,但不能一概而论。这就好比1+1等于2是算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而数学理论绝不仅仅是加减乘除。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理论与某些之间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面有时代背景的原因,也有一些人为因素。不能因为这样,就误以为理论是某些的产物。在早期学的形成过程中,其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报考对象:
1、幼儿园、中小学、中职、高等院校教师;
2、中职、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
3、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个人及子女良好品格养成的家长;
4、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的社区工作者;;
5、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并有志于从事国学教育的社会人员;
6、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感兴趣的有识之士。
报考条件
一)初级国学(传统文化)教师(三级)
具有高中及同等学历者,经国学(传统文化)教师正规培训达标准学时数,并取得培训结 业 证书。
二)中级国学(传统文化)教师(二级)
1、取得本职业初级国学(传统文化)教师证书后,经国学(传统文化)教师正规培训达标准学时数,并取得培训结 业 证书。
2、大专及以上学历(在校生需大二及以上年级),经国学(传统文化)教师正规培训达标准学时数,并取得培训结 业 证书。
三)高级国学(传统文化)教师(一级)
1、取得本职业中级国学(传统文化)教师证书后,经国学(传统文化)教师正规培训达标准学时数,并取得培训结 业 证书。
国学(传统文化)教师证共分为三个等级:
高级国学(传统文化)教师证;
中级国学(传统文化)教师证;
初级国学(传统文化)教师证;
就业方向
1、国学机构专、兼讲师;
2、幼儿园、中小学、中职、高等院校国学讲师;
3、自己创业,开办国学教育培训机构;
4、国学公益事业传播和推广者;
5、做外国人士的中文及国学教师;
6、其他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