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大全 / 正文

中西药合用“七情”是什么?

  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中药配伍应用的变化,可将各种中药的配伍关系概括为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加上单行共有七种,古称“七情”。《本草纲目》介绍:“药有七情,独行者,单方不用辅也;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如人参、甘草、黄柏、知母之类;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两不相合也;相杀者,制佊之毒也。”? ? ? ?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合用日益增多,除单行外,“七情” 对中西药合用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一、相须、相使,增强疗效  相须:即在性能功效方面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的疗效,如大黄与芒硝配合,破积泻下热结。  相使:即把性能功效方面有着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如黄芪与茯苓配合,益气行水;生石膏与牛膝清胃火引药下行。  如以人参、五味子、丹参、麦冬等组成的益气生脉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在与山莨菪碱合用后即可提高心率,又可改善微循环,相辅相成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另外,黄连、黄柏等中药与四环素、痢特灵配伍用于细菌性痢疾及肠炎的治疗和阿托品与延胡索的配伍用于止痛,均有协同作用,能大大提高疗效,均是相须、相使的范畴,临床上充分发挥。  二、相畏、相杀,降低副作用  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姜与生半夏配合,生姜能抑制半夏的毒性。  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绿豆杀巴豆,服巴豆中毒,可用绿豆解。  如5-氟尿嘧啶与环磷酰胺常引起呕吐、恶心等胃肠道反应,因此以往均只有注射剂型,而与白芨粉、海螵蛸等中药配伍后,既增加了止血消肿之功效,又可保护胃黏膜,防止消化道的反应,口服剂型广泛应用于临床。  三、相恶,疗效降低  两种药物合用后,一种药可减弱或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如生姜恶黄芩,黄芩能降低或消除生姜的温性;人参和莱菔子同用,莱菔子就会减弱以致破坏人参的补气功能。  还有,大部分果实类中药含有有机酸,此类中药如乌梅、山楂、五味子等与碱性西药如碳酸氢钠、胃舒平、氨茶碱等合用,会产生酸碱中和反应,而使药物吸收减少,疗效降低。  四、相反,毒性增强  相反,具有相互对抗作用,属于禁忌范围,原则上不能配合应用。如果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前人总结有“十八反”、“十九畏”的记载。如诸多的中药方剂或成药中含有朱砂,若与具还原性西药如卤化物、硫.酸亚铁等同服,在胃肠道反应生成有刺激性的卤化汞,而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药原性肠炎;长期服用则可引起汞中毒。苦杏仁甙分解可产生氢氰酸,若与安定、麻醉剂合用,就有抑制呼吸中枢及肾功能损害的危险。颠茄酊、胃痛散含有颠茄类生物碱,可减慢胃肠蠕动,当与強心甙类药物同用时使強心甙吸收增多而诱发中毒。  中西药合用的时候,可通过传统的中药“七情”配伍原则指导中西药的搭配使用,使中药西药使用时不仅可以使药物发挥更佳的疗效,还能迎合临床上的新需要。

中西药合用“七情”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医师证信息.中医培训.培训网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网站统计湘ICP备2023018388号-2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