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用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配伍、用量、煎煮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本网络培训旨在帮助学员了解中医用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运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能力,以下是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
中药的来源
1、植物类药物:如人参、黄芪、当归、白术等。
2、动物类药物:如鹿茸、熊胆、牛黄等。
3、矿物类药物:如雄黄、砒霜、朱砂等。
4、菌类药物:如灵芝、香菇、银耳等。
5、植物类和动物类药物的合称:如蛇胆、鸡内金等。
6、植物类和矿物类药物的合称:如石膏、龙骨等。
7、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物的合称:如阿胶、蜂蜜等。
中药的性味归经
1、性味:指中药的寒热温凉五种性质,如寒性、热性、温性、凉性等。
2、归经:指中药对人体脏腑经络的作用范围,如肝经、心经、脾经等。
3、药性关系:指中药之间的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如寒热并用、补泻相兼等。
4、药性与病症的关系:根据中医理论,不同的药性可以对应不同的病症,如寒能清热,热能散寒等。
中药的功效
1、发汗解表:如麻黄、桂枝等。
2、清热泻火:如知母、黄连等。
3、祛风除湿:如羌活、独活等。
4、化痰止咳:如苏子、杏仁等。
5、活血化瘀:如川芎、红花等。
6、益气养血:如人参、当归等。
7、收敛固涩:如龟板、五味子等。
8、消食化积:如山楂、神曲等。
9、安神定志:如酸枣仁、远志等。
10、抗菌消炎:如黄柏、金银花等。
中药的配伍原则
1、同类相配:同种药物性质相近,可以相互增强药效。
2、异类相配:不同种药物性质互补,可以达到协同作用。
3、适应症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搭配。
4、禁忌原则:避免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或相互作用。
5、药量适中原则: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过量或不足。
6、煎煮方法原则: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疗效,选择合适的煎煮方法,以充分提取药物的有效成分。
中药的用量与煎煮方法
1、用量原则: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合理确定药物的用量。
2、煎煮方法原则: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疗效,选择合适的煎煮时间和火候,以充分提取药物的有效成分,注意药物的保存和服用方式,以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