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炎近年来日渐增多,可能与皮质类固醇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有关。 本病常发生在农忙高温季节的角膜损伤。常见致病真菌有罐刀菌、曲霉菌、青霉菌、白色念珠菌及酵母菌等。 [临床表现] 一般起病较缓,病程长,疼痛、怕光、流泪等症状较细菌性角膜炎轻。溃疡色较白,表面稍隆起,中心病灶周围有时可见到“伪足”或“卫星灶”。角膜后壁沉着物,前房积脓。如伴有细菌感染时,临床症状变得不典型,给诊断带来困难。 [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 2.刮片检查能找到真菌菌丝,或真菌培养有菌落生长者,可确诊。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0.5%二性霉素、5%匹马霉素或0.3%金褐霉素滴眼,每2小时1次,晚上涂眼药膏。 (2)阿托晶散瞳及热敷。 (3)顽固难治病例,可作结膜瓣覆盖术或角膜移植术。 2.中医药治疗:中医称本病为湿翳,此处仅列一型(湿热蕴结)作参考,余可随症加减或变更方药。 治法:化湿清热。 方药:滑石块60克,茵陈、黄芩、川贝母、射干、连翘、藿香各12克,石菖蒲、木通各10克,薄荷、白蔻仁各6克。随症加减。(实习编辑:周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