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居于首位的恶性肿瘤,确诊时多数患者处于中晚期,因此总体5年生存率仅约14%。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迅猛发展,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已经进入了“精准医学”时代。 所谓分子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相结合来发生作用,从而杀灭肿瘤细胞。肺癌靶向药物因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临床实践表明,靶向药物可以作为有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更长的生存和更好的预后。 在身体和医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所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应进行EGFR、ALK等基因的检测,以明确突变状态,进而指导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手术切除、气管镜及穿刺活检等获取的组织标本是最常见的用于检测的标本类型。细胞学标本(如恶性胸水),也同样可用于基因检测。对于难以获取上述标本的患者,可以通过血液中ctDNA的检测,提示基因突变的状态。 在亚裔的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中,约有一半的人存在EGFR基因突变。常见的类型有:19外显子的缺失、18及21外显子的单核苷酸的替换突变、20外显子的复制突变。上述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不同程度地从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为代表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的治疗中获益。20外显子的T790m突变与获得性耐药相关,可应用第三代靶向药物奥希替尼(AZD9291)进行治疗。ALK突变发生率为3%~7%,常见于EGFR阴性的患者,晚期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指南推荐可应用克唑替尼作为一线方案。对于EGFR和ALK均为阴性的患者,可考虑进一步对ROS-1、MET、HER2等进行检测。对于肺鳞癌及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基因突变的几率相对较小。血管生成是肺癌发生、生长和转移的必经过程,VEGF是血管生成的主要调节分子,VEGF表达增加往往提示预后不佳,VEGF拮抗剂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好比饿死癌细胞,这类药物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要注意的是,肺癌的靶向治疗应先做基因检测,再选择合适的分子靶向药。通过基因检测找到靶点,才能找到针对性强的治疗药物,更精准治疗肺癌。此外,靶向治疗的药物也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如腹泻、消化不良、便秘、恶心、皮疹、呕吐等,这些症状一般见于服药后一个月内,通常是可逆性的。有极少一部分病人在服药期间会出现间质性肺病等严重不良反应,一旦确诊需要调整治疗。在使用靶向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耐药,需要定期复查密切随访,耐药后要尽早做基因检测,明确基因突变状况,以便医生及时调整用药。▲